而過去做胸交感神經切除術(ETS)時是以止斷T2為主,因阻斷位置靠近T1,造成荷納氏症狀的機率也較高。
(2)當做T3(第三胸交感神經)止斷手術時,因中斷較T2少的回饋訊息,因此輸出正回饋訊息較弱,反射性出汗較T2不嚴重。
(3)當做T4(第四胸交感神經)止斷手術時,大部分的輸入負回饋訊息被保留,因此反射性出汗最少或不顯著,但統計上汗量減少的效果較T3少。
(4)接下來,阻斷T2、T3或T4 胸交感神經節後,代償性出汗發生率比較表:
交感神經切除手術 (發表年代, 地區, 作者)
|
代償性出汗(%)
|
第二胸 ( T2) (1992, 臺灣, 高明見教授)
|
30-70%
|
第三胸 ( T3) (2003, 澳地利,Neumayer教授)
|
17-25%
|
第四胸 ( T4) (2004, 澳地利,Neumayer教授)
|
3-8%
|
(5)最後,T3或T4 胸交感神經節阻斷手術後,代償性出汗依程度區分:
代償性出汗(亞洲人)
|
第三胸 (T3) (%)
|
第四胸 ( T4) (%)
|
(1) 不顯著或輕度
|
80.7 (76.9-85.5%)
|
94.8 (92.9-97.1%)
|
(2) 中等
|
19.3 (14.5-23.1%)
|
5.2 (2.9-7.1%)
|
(3) 嚴重
|
0
|
0
|
根據統計156位利用立體定位法燒灼T3或T4患者,代償性出汗依程度區分:
代償性出汗發生率&程度
不顯著
輕度代償
中等代償
嚴重代償
|
T3
30%
55%
15%
0
|
T4
50%
39.3%
10.7%
0
|